有关咏蝉的诗

2025-05-04 13:34:40问答浏览:7416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7 个回答

  • 闪叔晋
    咏蝉的古诗词非常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中,“咏蝉”通常被视为咏志之诗,借蝉声传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或者品质追求。下面是一个著名的咏蝉诗句:
    虞世南的《蝉》: 高卧南窗下,不闻飞鸟声。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秋。
    简要解析: 在南窗高卧,听不到飞翔的鸟鸣声,这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宁静生活的向往。隐居山中,不问时日,更反映出诗人超脱、淡泊的情怀。其中,“山中无甲子”暗示出时间的流逝并不会影响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即寒尽不知秋,是说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触动他内心的宁静,依然保持着淡泊和高洁的心志。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追求淡泊、高洁的精神品质。
    赞58回复举报
  • 逄叔嘉
    有关咏蝉的诗多表现高洁、清幽的品质和孤傲不阿的情操。
    赞23回复举报
  • 塔叔宛

    有关咏蝉的诗句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杜甫《立秋后》中有句:“蝉鸣空桑林,鸦噪芦苇丛。”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 李商隐《无题》中有句:“蝉鸣空桑林,鸟鸣空野塘。” 4. 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有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中有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这些诗句都包含了咏蝉的元素,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季节、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感悟。
    赞93回复举报
  • 俞仲岑
    《咏蝉》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全诗如下:
    西陆蝉声唱, 南冠羽客吹。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时。
    这首诗描绘了蝉在秋天的树上鸣唱,而作者则感叹自己的白发已至,岁月无情。
    赞33回复举报
  • 伯季洁
    咏蝉诗?这东西 readability 太高了吧,写成 《夏日蝉鸣赞》多好,直接明了。
    古代诗人喜欢咏蝉,搞个“蝉鸣山谷声”的流行话题,酷!
    但说实话,大部分咏蝉诗读起来都挺怪的,特别 ');
    赞39回复举报
  • 青叔蕙
    咏蝉诗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其中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著名的咏蝉诗之一。此诗通过咏蝉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坚贞与对自由的渴望。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外,唐代虞世南的《蝉》和李商隐的《蝉》也是咏蝉诗中的佳作。虞世南的《蝉》通过咏蝉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和清廉的追求,而李商隐的《蝉》则借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牢骚和不满。这些咏蝉诗各有特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赞77回复举报
  • 寸仲临
    咏蝉这一主题,古人常借蝉鸣表达高洁之志或悲凉心境。其中一个著名例子是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蝉被比作风中之烛,光华欲绝,以寄托自身虽身处囚牢仍不改其高风亮节的心志。再者,李商隐的《蝉》中写道“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则通过蝉鸣反映了内心不得志的苦闷与无奈。这两位诗人的作品成为了咏蝉诗的典范。
    赞43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