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的写作背景

2025-03-22 17:12:31问答浏览:8260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3 个回答

  • 逄叔嘉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之一。这首诗的写作时间约为公元755年之前,也就是王昌龄离开长安赴安西都护府任职期间。此时期,正是唐朝边境战事频繁的年代。该时期的大唐帝国已经失去了自开国以来的锐气,疆域上不断受到外敌侵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内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社会已不再是光耀千古的盛唐景象。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坚信大唐还有再造辉煌的机会。
    这首诗采用的体裁为"七言绝句",是对塞外的自然景色、兵戈烽火的生活以及自身对时光易逝、功名未就的感慨。尽管是在表达对战争的无奈,却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无限向往和对大唐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中表达的是一种壮志未酬、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而通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又蕴含了对历史名将李广等守边御侮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美好期许。
    简而言之,《出塞》反映了王昌龄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即诗词中蕴含的非同寻常的英雄气概与忧国忧民情怀。在他的笔下,既凝聚展现了盛唐的壮美景象,也抒发了作者个人对时代沉浮的深刻感慨。
    赞53回复举报
  • 尹仲义
    王昌龄的《出塞》是其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反映了盛唐时期边塞诗人作品中常见的慷慨激昂和向上的精神。
    王昌龄,唐朝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多体现了当时盛唐时期对外战争中取得的屡屡胜利以及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一时期,唐朝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胜,使得整个民族对自身充满了信心。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反映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
    赞93回复举报
  • 告季萱
    王昌龄《出塞》诗写作背景是唐朝盛唐时期,北方边境危机四伏,频繁的边塞战争使得人民渴望和平,诗中反映了这种愿望。
    赞72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