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之一陶渊明

2025-03-10 13:43:55问答浏览:2389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7 个回答

  • 龙仲楚
    《杂诗十二首之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通过对杂乱思绪的抒发,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和豁达情怀。
    赞7回复举报
  • 鲜于季梓
    这首诗以人生无常为主题,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赞21回复举报
  • 可季尚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是其表达田园生活理想和个人情感的重要篇目。
    赞50回复举报
  • 乙叔舒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解读
    在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了组诗《杂诗十二首》,其中第一首《杂诗十二首·其一》是其中的开篇之作。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感慨和独特的风格,展示了作者归隐后的政治苦闷与不屈的高洁人格。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应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此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杂诗十二首·其一》通过描绘旅途行役之苦、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达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酬的政治苦闷。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通过对这些诗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赞65回复举报
  • 义叔起
    唉,说起《杂诗十二首》,这简直就是陶渊明无常人生的共鸣曲。第一句感觉已然决绝,归隐之心满溢于诗歌间,世事的虚妄与人生的短暂在他笔下流淌,隐隐透露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本真的向往。第二句则充满了对人生的深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读来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声叹息,既不失诗人的情怀,也映射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又将这种思考带到新层面,对生命价值、世间真理的探寻增添了一份思考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也是对个人与宇宙关系的一种哲学探问。总之,这些诗作就像是散文诗版的哲学断想,读来让人既能感同身受,又能在其中思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赞23回复举报
  • 丿安萧灬若痕丨轩
    《杂诗十二首》是东晋末年大诗人陶渊明(365年—427年),南朝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所作的组诗,共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共十二首,体现出陶渊明晚年思想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这里有宿心归田愿和“南箕北有翼,张(spī)之従所 (_)。”的消极无奈,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的缅怀古风与批判精神,又有“愿言弄扁舟,回归翰海滨。”的归隐愿望和“大运有扶衰,我尔日弗昌。苍蝇点白壁,纷纷成恶名。”的悲哀之情,十分丰富且蕴含人生哲理。
    《杂诗十二首》不仅仅从表层展现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和反思,更深层次地,通过对陶渊明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思想感情的展示,反映了对人生态度等多个重要问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抗争、妥协与失落的心理状态。
    赞22回复举报
  • 拜伯跃
    《杂诗十二首》是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组诗。《杂诗》这一系列的作品是陶渊明后期诗作中比较典型的一类,以写景、抒情和田园生活为主题,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在《杂诗十二首》中,每一首诗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若要了解某一具体首诗的,请提供进一步的题目信息。
    赞38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