⓵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白行简跟白居易是什么关系
白行俭,又名智兑,生于唐代776年,卒于唐代826年。他是著名作家白居易的弟弟。
贞元末年(805年),他考中进士。
随后,他被任命为省立学校书记。
后多次升迁,历任大臣、洋人、主宾。
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白行俭也随兄赴江州。
白居易任中州刺史时,白行俭也随兄逆流而上。
元和十四年(819年),白行健、白居易、元稹三人相会于夷陵黄牛峡(后称“三友洞”)。
如今,宜昌市三游洞内仍存有白行健、白居易、元稹三位诗人的石像。
白行健后来随白居易上朝,先后担任左十一、侍郎员外郎、主持郎等职务。
他文笔优美,是《李娃传》、《三梦》等唐传奇的作者。
他的作品《天地阴阳颂》被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石窟中发现并带回巴黎,后被荷兰外交官高洛佩翻译成英文而闻名于世。
还有一首著名的作品《洛甫论滤水》。
《LeWa》还有德文版,由弗朗茨·库恩翻译。
白行健和白居易之间的兄弟情谊深厚,两人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许多坎坷。
他们不仅在文学上相互影响,而且在政治上相互支持。
白行健的文学才华深受哥哥的认可,白居易也给了弟弟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白行健不仅是白居易的弟弟,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娃传》以其独特的讲故事手法、深刻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白行健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李娃传》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宝石。
白行健与白居易的兄弟情谊以及他们在文学上的相互影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们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兄弟情谊的典范。
⓶白行简人物简介
白行健以其优美的文辞在文坛独树一帜,被众多作家视为典范。
其创作领域以传奇故事闻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李洼传》,又名《齐国夫人传》。
该剧讲述了荥阳名门望族郑升与长安名妓李娃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历经千辛万苦、曲折,终于迎来《太平广济》中的幸福结局。
。
《李娃传奇》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生动,特别是李娃和郑升的刻画,展现了两人鲜明的个性,细腻的场景描绘体现了唐代的现实主义。
王朝传奇之作,技艺非凡。
除了《李娃传》之外,白行健还创作了《三梦》,这是《聊斋志异》和《凤阳儒生》三篇短篇小说集。
。
值得注意的是,白行健的另一部作品《天地阴阳和合颂》也得到了荷兰驻华大使馆参赞高洛培的高度评价。
关于这首诗:“他的文笔优美,丰富,为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白行俭(约776-826年))是中国唐代文学家。
字知退。
化州下归(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白居易之弟。
元和二年(807年),升进士,授尚书、刺史、外郎、师弟、客医主持等职。
着有文集10卷,语言简洁,风格如其兄。
⓷白行简简介
白行俭(776年—826年),唐代文学家。
字直堆,下桂(今陕西渭南东北)人。
白居易的弟弟。
元和初进士。
与鞠义同居江州多年。
历任左侍郎、尚书员外郎、主客医、中官。
好词好诗。
传奇小说《李娃传》尤为著名。
原藏已失。
⓸白居易的弟弟是谁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俭白行俭(775—826)是唐代传奇文学家。字是直推,小字是阿莲。
原籍龟兹,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龟(今陕西渭南)。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考中进士(另一种说法是贞元末进士)。
)并被授予省学校书记称号。
元和九年(814年),被剑南东川刺史陆坦招为张秘书。
元和十三年春,因卢坦已死,他离开川东资州,由长江东行至当阳,寻找弟弟白居易。
白居易为迎接他,写下了《酒略》诗,表达了兄弟团聚的欢乐气氛。
年底,白居易被授予忠州刺史(行政所在地今四川忠县)。
次年春天,白行健跟随哥哥西行至四川。
他一到忠州,就爱上了忠州的美丽景色,曾写下《又见南君山》诗句。
元和十五年(820年)夏,白居易卸任回长安,随其北上,被授左侍郎。
员外郎、阆中首席客等。
保历二年(826年)冬,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一岁。
白行健很有文学天赋,擅长写传奇文学,其中以《李娃传》和《三梦》最为著名。
其次,他还是诗歌、散文方面的专家。
《白浪中记》原20卷已佚,有诗7首,文章18篇。
《旧唐书·白兴简传》称他“文风有兄弟之风,诗词甚精,诸文士皆效法”。
《李娃传》讲述的是妓院妓女李娃与荥阳公子郑元和的爱情故事,对于封建家庭具有一定的意义。
《李娃传》对人物的描写清晰、鲜明、有趣、富有感染力;它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的作品,一直被后人当作戏剧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