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惊字赏析
2025-03-08 13:08:23问答浏览:7284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6 个回答
-
《扬州慢》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这首词描绘了扬州的春景和历史的衰落。现提供全词赏析: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赏析:
1. 全词结构: 《扬州慢》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主要描绘了扬州城已过春风的萧索场景与历史的离别回顾,隐含着战争对城市的影响。下片则转为古人的追忆以及对当时情形的感慨,词中融入了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2. 情感与主题: 此词借助对扬州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繁华易逝、历史变迁的感伤。通过“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句,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废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3. 词藻之美: 如“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通过对美景的描绘突显出宁静与荒凉相杂的情境,语言简练却寓意深长。尤其“设计与水上二十四桥”一句,构画出的不仅是视觉景象,还包含了作者壮阔而深沉的情绪。
4. 文化与历史意义: 《扬州慢》蕴含了对皖南文化以及扬州历史变迁深刻的理解。姜夔通过词作了解自然与人事互相映照,体现出一种深远的哲思。
5. 情感转变与加深: 由艳丽转为萧索,由美好变为哀叹,情感不断深化、崛起,是那种轻描淡写的笔触中隐藏着难以负荷的感情重量。
这首《扬州慢》继承了唐宋写实词的脉络,将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相结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语言简洁,意赞14回复举报 -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其中的“惊”字在词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情感表达角色。此词开篇便表达了对于扬州的深情与感慨,用“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等句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冬日景象。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句中的“尽荠麦青青”,将昔日繁华与眼前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引出后文“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哀歌。“惊”字在此处尤为关键,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扬州过往繁华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战乱后扬州人民的痛苦、无奈乃至厌倦战争的深沉情感。
“惊”字在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扬州过去的美好记忆与眼前凄凉景象的强烈对比中的极度触动,也暗示着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切反感。赞58回复举报 -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其中的“惊”字被用来表达词人的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词中“惊”字所在的句子是:“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里的“惊”字含蓄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痛惜和对当时环境的深切感悟。
赏析这个“惊”字,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表达情感上的微妙作用。在前句描述荒芜的废墟和古老的树木之后,使用“犹厌言兵”——意思是这些残存的建筑和自然景观似乎都避讳提及战争。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静止的景物以情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惊”在此处是对“清角吹寒”所带来的凄凉氛围的直接反应,展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震动感,这不仅是对战争的影射,也是词人在面对废墟空城时内心深处的感怀。
整体来看,“惊”字在这里起到了强化情感和创造氛围的作用,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和历史背后的情感重量。赞81回复举报 -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中的“惊”字并不是直接出现在词中的,可能是您想询问的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这几句中的其他字,或者可能是词中的“惊”字您想讨论它的赏析。
“惊”字常常用来形容突然被某种景象或者情感所触动,带有惊讶、震动的感觉。在姜夔的这首词中,“惊”字的情感内涵较为隐晦,但是整句的意思是词人感叹扬州昔日繁华,如今已经衰败凋零,透露出一种伤感与惊讶。扬州曾有的繁华,和眼前衰败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给词人一种被震惊的感觉。
这首词中的“惊”更多地体现在意境和情感的传递上,通过对扬州的昔日繁荣与如今荒凉景象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叹和故国之思。赞98回复举报 -
《扬州慢》是南宋末期著名词人姜夔(姜白石)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扬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的深厚情感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隐忧。
词的上片以富有画面感的语句,描绘了春雪乍停、夜深人静时分扬州的寂静与清冷。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均为传神的文字,借景抒情,反映了扬州在金兵侵占后,过往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城市变得荒凉破败。
词的下片转为对人事命运的深刻感慨。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以及“山河梦断,故园心眼在”,词人在交代自己飘泊无定、暮年归隐的生活状态时,隐含了对国家分裂、时局动荡的无奈与悲痛。
从艺术层面来说,《扬州慢》语言工丽,用典精当,凝练含蓄,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残破景象的哀叹。它不仅是姜夔词风的典型代表作品,也影响后世的很多词人和文学作品,在赏析中不妨深掘其历史背景,体察作者情绪,并结合当时社会风貌,得以一览千年前的扬州悲剧。
研究和欣赏《扬州慢》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需处处留意诗词的起伏跌宕,揣摩作者情感的转换与抒发,细读词人的精妙用字与巧用修辞,从而领略中文古典诗词的魅力。此作不仅吟咏了古城之魂,亦折射了历史的沧桑岁月,提供了窥探古人心思的丰富窗口。赞77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