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小学阶段学过的诗
2025-02-19 09:30:57问答浏览:6724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6 个回答
-
刘禹锡是一名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小学阶段或者广泛传世的诗作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以上几首是刘禹锡较为人所熟知的诗作,他的诗文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也表达了个人对历史、自然和未来的思考。赞11回复举报 -
刘禹锡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诗包括《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和《望洞庭》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诗:
1.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黄河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勾勒出了黄河的曲折与辽阔,而“同到牵牛织女家”则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感的向往。
2. 《望洞庭》
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开篇,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而“白银盘里一青螺”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湖中的倒影比作盘中的青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洞庭湖的美景。
3. 《秋风引》
原文: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赏析:此诗以秋风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两句,通过对秋风和雁群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坚韧的情感。而“孤客最先闻”赞5回复举报 -
小学阶段学习的刘禹锡诗歌,基本上都属于那种被老师盯紧着要背诵、要解释、甚至考试还触及的主题,让人不禁想翻白眼。不过,这也说明,尽管语文老师可能讲了很多,你却不得不承认,那些诗词至少在句式和韵律上是挺讲究的。每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或则风景的闪耀,尽管当时念起来觉得不那么有趣,但长大后回头看,竟然也生出了几分感慨,可能是感叹自己的诗才远不及古人吧。赞58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热门新闻
-
由他
2003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肖肖
474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 -
那一抹蓝
465位用户围观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