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形影神》
2025-01-11 08:09:21问答浏览:9958次
最新回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问题:
我要提问
登录后回复
共 4 个回答
- 《形影神》中的彼此对话,宛如一出三脚猴子之戏,此起彼继,你追我赶,实则深藏哲思;借此抒发心中难以言喻的愤激,又维系了陶公归隐田园的维护与自豪。只是在现代看来,乃是内心纠结的出离支架,显得不够大度豁然。 从文学来看,这种以对话形式展开论述之法,古已有之。诸如诸子百家之争鸣,汉乐府中的“君看此人腹,不食五斗米;君看此人足,两足生毛起”等等。陶公此举,继往开来,实乃文学独有的魅力。 然《形影神》言好似乎偏引趋势,实则是内心矛盾挣扎的开始。初读《形影神》,总觉有点故弄玄虚之感;细细品味,但也明白其中竟有几分习以为常的逍遥与惬意在盒。这般前后一贯之中,竟有一群群自我间的对话展开起来:抗争与好吧,抗争与吧;征战与安稳,征战与请等等,如此往复,个性鲜明的三位,立即丰富了道家思想的色彩。
《形影神》 是借“影”(无心)、“形”(有识)、“神”(性真)三者的对白和争论表现的,主要是在赞美隐逸生活和得意忘形的精神境界,抒发了对荣华富贵的否定和对“神辨”的追求。"神"曰:"尊隐!finish,世异事殊。。。昔我爱而今憎,一憎一爱,会归于初。"首尾衔接,前后照应,照应上下三节,表达出诗人在知、情、意等系列几经转变后的最终认识,赞成隐逸,但并非超世绝尘,而是倡导“不远复不异”的逍遥游。 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人生活在世上,所谓形影相照,到底为什么会相照?形者皆附于人体,影者乃是受光之影,形因为有了影才更精彩。由此,将形影经世的生活赋予具体可见的人类灵魂,它们的形影相照非要某一种事物的物质定性不可。其实,形影相照,本就是不赞89回复举报 - 《形影神》是陶渊明探讨自我存在与精神自由的哲理散文,通过形(身体)、影(自身形象的反映)、神(精神与理想的自我)三个层次,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赞24回复举报
我也是有底线的人~
点击加载更多